廷尉风流才绝尘,最怜高髻歌阳春。
两鬟亦解倚瑟语,催送花前红袖舞。
黄张翰墨海内名,席上生风清夏宇。
封丘自倚笔势豪,不怕当筵赋鹦鹉。
对酒含情古所怜,乐事几时如过雨。
阮公炉边不拟归,陆郎班骓无用嘶。
长灯照出帘幙外,缺月堕落藩墙西。
斗酒双鱼何足贵,李侯气许山东吏。
正须新面杂青槐,千里紫蒪江上来。
长船刻玉流霞动,快引不须帆橹送。
自作新词碧牡丹,箸击杯翻钗坠凤。
芍药佳名闻昔人,满插不辞归帽重。
倒床任作鼻鸣雷,屋上啼乌还唤梦。
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廷尉风流才绝尘,最怜高髻歌阳春。两鬟亦解倚瑟语,催送花前红袖舞。黄张翰墨海内名,席上生风清夏宇。封丘自倚笔势豪,不怕当筵赋鹦鹉。对酒含情古所怜,乐事几时如过雨。阮公炉边不拟归,陆郎班骓无用嘶。长灯照出帘幙外,缺月堕落藩墙西。斗酒双鱼何足贵,李侯气许山东吏。正须新面杂青槐,千里紫蒪江上来。长船刻玉流霞动,快引不须帆橹送。自作新词碧牡丹,箸击杯翻钗坠凤。芍药佳名闻昔人,满插不辞归帽重。倒床任作鼻鸣雷,屋上啼乌还唤梦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拟高青邱梅花诗九首 其八。清代。陈世济。 韶光庾岭转青阳,忽讶君来共此乡。看到瑶华须发冷,吟残玉屑齿牙香。雨中春树谁先发,雪后园林独未荒。听得漏声花外尽,一帘清影正飞霜。
梧州杂诗 其五。清代。钱澄之。 将帅加专敕,今晨百道飞。如何罪己诏,立待吮毫挥!义动三军愤,功凭一纸微。颇闻李公子,开读泪沾衣!
赵昌海棠图。元代。金涓。 银烛烧残梦未回,旧家庭院已荒苔。玉箫声杳人何处,惟有东风燕子来。
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。。彭桂。 更传儿女意,尽解忆长安。索饭啼堪念,牵衣别自难。两人今旅次,八口在江干。此际愁何似,秋风暮更寒。
岁暮书事十二首。宋代。张耒。 云土暮天迥,雁飞寒夜长。姮娥守狐月,青女恨连霜。不寐看银烛,长吟送羽觞。山炉与石鼎,伴我老他乡。